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带来社会诸多的不安定因素,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刑事案件特别是入室偷窃、抢劫等发案率增加。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并把创建安全文明社区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住宅社区智能化建设,建设部特别制定了智能社区的等级标准,按照其要求智能社区必须具有安全防范、信息管理、物业管理、信息网络等子系统。因此,社区安防系统建设已逐渐纳入许多社区建设的必备项目中了,以深圳地区为例,几乎所有新建的住宅楼盘都预装了家庭防盗系统,并禁止安装防盗网,而广州更花费重金拆除防盗网,其防盗功能则必然地转由电子防盗系统来完成。因此,住宅社区安防系统建设在未来几年内将会有迅猛的增长,并且也将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向沿海地区和内地蔓延开来。本文将从家庭用防盗报警设备和智能化报警两个方面着手,希望能同各位交流一下!

家庭用防盗报警设备
    城乡新住宅楼不能再装防盗窗,这已被许多地方政府认同并下发文件通知,保留玻璃窗后采用什么经济实用的防盗手段,这是智能住宅小区的设计师、产品生产厂、房地产开发者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可选择的门窗电子防盗措施有:

    1.双功能防盗玻璃窗——这种防盗窗具有玻璃破碎报警和窗被打开报警双重功能。每扇玻璃窗造价仅数十元左右,加上有线或无线传输设备的价格,也比窗外安装防盗窗的造价低10至20倍。

    这种防盗窗是将无源导电膜涂附粘连在玻璃边上而又压在窗框里,不会受擦玻璃和风吹雨淋的影响。玻璃平面可视为一根导线,通过双接点接触开关接人有线传输报警系统的预埋管线,用户在门窗周围看不见任何报警装置,对于推拉式塑钢窗或凉台的推拉门,玻璃安装到钢塑窗时,要配合好防盗部件的设置。

    2.防盗玻璃——居住小区中对安全最敏感的是每栋楼的一到二层住户,他们的窗户既有采光和通风的需要,但又要防窃贼的进入。作为科技创安的一部分,一种方法是在窗户玻璃上贴上一层铁甲薄膜,使玻璃在破碎时不会立即碎裂并可产生报警信号。另一种更理想的办法是采用大锤或子弹都打不破的新型玻璃材料,既不影响采光,又能够防盗,但价格较贵。

    3.门窗用磁性开关——门窗一般是窃贼要进入室内的必经之途,必须有可以报警的第一道防线。磁簧开关就是一种可靠廉价的报警设备,配上室内紧急报警按钮,可对家庭提供最基本的保护。具体做法是在固定的窗框或门框上安装开关,在活动的门和窗对应位置上安装磁体,有嵌入型、表面粘贴型等各种安装方式,适合于钢质、木质、塑钢门窗的防范,价位低、可靠性好,但是功能单一。

    4.玻璃破碎报警器——玻璃破碎报警器通常安装在墙上或者顶棚上,是利用玻璃破碎的超声波来传感的。也有的是贴在玻璃窗的一角上,利用玻璃破碎振动作有源传感器。由于玻璃破碎声与室内玻璃器皿破碎、电话铃、闹钟、热水壶鸣、室外的敲门、汽笛、马达等各种声音难以鉴别,为此需采用计算机特征声音识别CAIR技术、软件控制的DSP等技术,以区别报警的真伪。以色列Visonic公司、美国DetectionSystems公司、C&K公司等都有较好的产品,安装也很方便,适合于重要而又安静室内的防范。

    5.方向式幕帘红外探测器
    幕帘式红外探测器也称为幕帘式电子栅窗或“电子窗帘”,它适用于门窗及阳台的保护。在门窗的内侧安装,以其发出的电子束可取代铁窗栅封住住户的门和窗,一旦有人破窗而人穿越了此60cm的电子束,将立即产生报警。

    这种双束被动红外探测器使用了方向分析技术,通过微处理器执行模糊分析控制,并采:用窄带技术,当其在探测范围内收到从外部入侵的信号,如入侵者从窗口爬人或从门进入,则立即报警;而当居住者在室内活动时,却不会触发报警。若装在阳台顶下,可以判别主人从屋内出来不报警,判别窃贼从阳台入侵而报警,省去了住户“设防”与“撤防”和易产生误报的麻烦。安装在高2.5m处,可防范宽lmX长6m的区域,底层住宅和平顶楼的顶层应该安装。

    6.被动红外栅栏式探测器
    这种探测器安装高度4m,在12~100m远处,有小于0.5m或lm宽度的两条鉴别波束,在南方环境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时,被动红外鉴别能力较差,它适于北方环境温度与人体温度差别较大的地区应用,特别是用于独门独户的别墅围墙的防范。

智能化报警
    智能化报警系统不是分别、孤立地反映各种物理量和状态的变化,而是全面地、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变化过程的特征去分析和判定,从而得出真实的探测结果。这就要求安防系统和探测器采用人性化的设计,具有模仿人思维方法的分析和判断功能,如模拟量报警系统就是以分析各种探测器探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时间、频度、速率、次序、空间分布等)来作出是否报警的判定。视频运动探测器的自适应系统不是简单地设定阀值,而把各种环境因素综合起来作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目标的分析,来减少误报警。

    智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技术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智能化可以说是自动化的最高境界――自主的优化调节和效率,协调的互动。安防系统的智能化可以理解为:实现真实的探测,实现图像信息和各种特征(各种定义的特征、不同的载体、生物特征)的自动识别,系统联动机构和相关系统之间准确、有效、协调的互动。智能化是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主要课题。

    实现真实探测是探测技术始终追求的目标和研究的方向,由于原理的局限,通常探测器的探测结果真实性很差,再加上多种干扰因素的存在,探测系统的误报警率曾经很高。当时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采用报警评价技术,如利用电视来观察报警现场,判断是否是真实的报警。同时,人们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提高探测的真实性,这就是智能化报警的发展之路。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误报警率高的问题。已经产品化并得到应用的主要有:

    1、探测元结构的改进。应该说,近年来并没有出现新的探测原理和探测器件,但传统探测元的结构在不断地改进,有效地提高了探测的真实性。典型的是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探测元结构。

    目前市场上的高档被动红外探测器有双元(两个探测元)、四元(四个探测元)和双S元(四个不规则探测元)几种,是高安全要求系统的主要选择。由于制造技术的限制,产品主要来自国外,价格也比较高。

    2、探测技术的组合。将两种不同原理的探测技术组合起来,使其在性能上互补,这是有效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双鉴探测器。它的出现是探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探测器智能化的开始,成为当前高档入侵探测器的主流产品。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三鉴技术之说,它把探测器信号的智能处理作为一鉴,并不是三种探测技术的组合,其实还是双鉴探测器。

    3、探测器的智能化。由于微处理器和DSP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电子设备都带有CPM单元,进行信号的智能化处理,探测器也是如此。

    4、探测系统的智能化。系统不是分别、孤立地响映各种物理量和状态的变化(分别、孤立地响应各个探测器报警),而是全面地,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变化过程的特征去分析和判定,从而得出真实的探测结果。这就要求安全防范系统和设备采用人性化的设计,具有模仿人思维方法的分析和判断功能,如模拟量报警系统就是以分析各种探测数据之间的关系(时间、频度、速率、次序、空间分布等)来作出是否报警的判定。运动探测中的自适应系统和运动分析,就是把各种环境因素综合起来作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探测对象的运动分析,来减少误报警。

    5、新的探测原理和探测技术的研究。目前,在安防系统中应用的探测设备还主要是探测环境物理量和状态的变化。这种探测方式从本质上不具备识别探测目标的能力。因此,伴随而来的误报警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安防系统。采用多探测元、多技术复合探测以及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确实使探测器的性能和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降低了误报警,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目标分析为基础的探测是直接对目标进行识别的技术,它是以图像技术或特征识别技术为基础的,是一种有效的探测手段。我们知道、在监视器上观察图像就是最基本和原始的探测方式,如能对图像进行动态分析,实现运动的识别、目标的识别(自动的识别),构成多维的探测,视频技术将是真实的空间探测手段,是不需要复核或与复核融为一体的探测手段。

    目前已有多种视频探测设备得到了应用,如大多数数字视频记录设备带有的运动探测功能,各种图像内容分析软件都实现了入侵探测功能。可以预见、视频技术将会从原理和形态上改变探测设备的面貌,是智能化报警的主要方向,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近两年来,家庭报警系统的销售量和总销售额都呈现攀升的势头,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30%以上,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人选用报警系统。我相信防盗报警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