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ridge Audio 的旗舰 Edge 系列在 2018 推出市场,当时正值品牌成立 50 周年,当时推出的分别有 Edge A 合并机、Edge NQ 串流前级、Edge W 立体声后级。我们不但试齐了三个型号,更主持过多场示范会。当中配得最多的扬声器就是 B&W 802 D3。

事隔多年,他们终于为这个系列新增一款单声道后级 Edge M,想当然地,试听时又再连上 B&W 802 D3,出来的效果呢……怎么与之前听到的 Edge 系列有着如此明显的分别呢?

01
事隔两年多

既然 Edge 系列已有齐前级、立体声后级和合并机,单声道后级必然是下一步,只是想不到,这一步要等上两年,才等到 Edge M。

Edge M 依然采用 Class XA 功率放大技术,输出为2 00W/8Ω、350W/4Ω。至于 Edge W,每声道输出是 100W/8Ω、200W/4Ω。

Edge M 并不是把 Edge W 以桥接方式变成单声道,而是确切地改动了内部线路。把 Edge W 和 Edge M 的内部相片作对照,就可以轻易发现当中异同。结论写在前头,我们已经多次听过 Edge NQ 加一对 Edge W 立体声后级推动 B&W 802 D3,包括 391 期《煮酒论英雄》栏目。就算是隔空对比,都轻易分得出 Edge W 声音表现远不及一对 Edge M,这个事实既惊喜又残酷。

Edge W 推出时,品牌强调这款后级的讯号路径,只有 14 个经过挑选的组件;来到 Edge M,虽然没有提到讯号路径有多少组件,但设计思路未有改变,依然是尽可能把路径造到最简短。

02
重温 Class XD 放大技术

Class XD(Crossover Displacement)是 Cambridge Audio 的招牌技术,声称结合了 Class A 与 Class AB 的优点,又改善了两种技术的缺点。理论上,Class A 放大的失真最低,但转换效率低、热量大,要设计出大功率输出的 Class A 扩音机,要小心组件因高热而老化的速度,以及散热效能,成本和体积成为发展障碍。Class AB,或是写为 Class A/B,前段以 Class A 方式运作,功率大到某个位置,就会转用效率更高的 Class B,令扩音机更易达成大功率输出,只不过,A 与 B 转换时会出现失真。

Class XD 技术的重点,就是把 A 与 B 的转换位置移到讯号的负半波部分,对听感的影响相对典型 Class AB 为低;Class XA,就是基于 Class XD 的进化版。

03
仔细与用心超出售价

再看 Edge M 的机内用料及安排,实在难以理解,为何 Cambridge Audio 能够把每台定价压至刚好不到三万港元。由包装心思、以铝板屈折的机壳,以至内部结构,都对得起「旗舰」之名有余。

机身中央,是两只迭起来的大型环牛,这两只变压器是正、反向堆栈,去抵消磁场,减少对机内线路的干扰。其实机内还有较细小的环型变压器,放在侧边。

Class XA 和正反堆栈环牛之外,还有另一个重点,就是直流伺服技术。讯号放大路径,假如设有 Op-Amp 的话,就会产生一定的直流电。放任这些直流电,会影响讯号波形完整度,亦有机会令扬声器单元的音圈出现过热,带来多种失真。

传统功率放大线路,会利用电容去处理这些直流电。然而这类电容会有声音表现带来另一种变量。Cambridge Audio 在 Edge 系列加入直流伺服技术,预先计算那些直流电分量,再产生反相的直流电,将前者中和,故此无需担心额外的电容影响声音表现。

品牌同时表示,Edge M 于设计时,特意考虑与 Edge NQ 前级的匹配程度,也许是关于增益上的配合吧,令声音在细致与力量方面取得平衡。

04
音场大得以为驳错线!

上次试听 Cambridge Audio Edge NQ、一对 Edge W 的地点,是我们大试音室,这次当然把 Edge M 放到同一地点,用同一讯源(Accustic Arts Drive II、TubeDAC Mk2 分体式 CD 机,不过这次加入了 Grimm Audio CC1 Mk2 时钟),扬声器同样是 B&W 802 D3。线材都大致一样(CD 转盘用 Burmester 电源线、时钟用 Analysis Plus Silver Apex 电源线,其余全数选 用 Analysis Plus Power Oval 2 Mk2 电源线;喇叭线是 Audio Note ISIS LX168),不同的是两对讯号线,DAC 至前级是 Grimm Audio SQM XLR,另一对是 inakustik NF-1204 Air XLR。

一开机,随手放进《Dvorák: Symphony Nos.8 & 9》(Rafael Kubelik,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马上听到巨大音场,阔度明显超出扬声器两侧之余,高度也高得吓人,只是听起来有些不自然,心想:「是否驳错线呢?」

再三检查之下,未发现任何问题,好吧,反正本来就要给时间让 Edge M 热身,就播多两三小时再回来试音。半天过去,再回到大房一听,之前听到不自然感觉一扫而空,而音场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夸张,不过仍然十分巨大,深度亦不错,更重要是前后层次分明。

05
Edge W 用家考虑升级吧

要 Edge W 用家升级至 Edge M,也许会被骂吧?(笑)因为一台 Edge M 的价钱已经高于 Edge W,但这是真心的,前文提到,我们听过不少次全套 Edge 系列推 B&W 802 D3,Edge W 的表现是超越 Cambridge Audio 以往所有后级,不过 Edge M 的出现,马上把它比下去,差距非常大,财政许可之下,升级吧。

原本 Edge 系列已经把常见于 Cambridge Audio 的锐利、带银光的中高音大幅淡化,从 Edge W 到 Edge M,淡化程度就再进一步,全频更加线性。经过一轮热身,Edge M 的厚度和高音出来了,整个乐团不同声部的音色分别亦变得明显,这款后级音色微暖,不过未见对乐器音色有任何扭曲。

小提琴仍有少许银光,可以找到 Cambridge Audio 基本,不过锋锐感远低于从前,亦不至于硬朗,反而令擦弦细节更加明显,听到更多弓法变化。这少少银光没有影响到木制乐器的质感,应该说,Edge M 还原乐器特质(色彩及质感)的能力胜过 Edge W。

06
北方的树,故乡的秋

铜管方面,亦听到少少银色光彩,只是没有尖锐吵耳,反而令声音更具神彩,更加光鲜。在慢板段落,Edge M 是安静的,没有可闻底噪,高音也没有粗糙感。这对后级是外向、有活力兼热情的,就算是慢板,音乐推进也是十分利落。这分爽劲与活生感,令人想听更多大型管弦乐,所以接下来是《John Williams In Vienna》。

Edge M 继续发放大场面、大动态威力之外,还让你听到音乐厅、乐器制式的分别。它不是一台粗声的后级,刚才都提过了,它的高音没有开叉,也没有沙石,只是不多作修饰,以及直接、奔放、不压抑而已,故此场面、动态对比愈大,就愈发挥到它的长处,也令你愈听愈兴奋。这种感染力,不是贵价器材就做得到的,反而一些过于精致的扩音机,会失去音乐神彩和活生感。

Edge M 不会雕琢每粒音符,它带给你是活力和壮阔音场,还有贯彻全频的厚度与宽松感,后者可能会被它的朝气所盖过,但音乐爽快地推进时,其实没有半点绷紧,久听也不觉疲倦,只会愈听愈醒神。

回放 Gennady Rozhdestvensky 指挥 Moscow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Tchaikovsky: Symphonies》,那种非常奔放、浓厚音色、大起伏与大对比的长乐句表现,Edge M 就播得十分传神。

07
试人声

来一张没有人工混响的专辑,这是 L’Arpeggiata 琶音古乐团的地中海音乐专辑《Mediterraneo》。人声有厚度, 中气十足、有爆发力但不吵耳,口形细,定位清,容易讨好发烧友。运气、吐气、舌尖动作、嘴形变化等等,这些细节是清楚的,证明这款后级的分析力对得起旗舰之名,讯息量多、细节鲜明,又没有过分凸显,整体听感自然。

最后是 Alexandre Tharaud《J.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钢琴大小接近一比一,和之前其他专辑一样,音像饱满、轮廓清楚,又没有收得太紧。以前很少会留意到 Tharaud 在乐句之间的呼吸声,Edge M 令人听得清楚,应该说是令人留意到这些细节,却不会觉得刻意,因为呼吸声仍然很轻,证明Edge M是高分析力,又懂得自然地呈现细节。

Edge M 还原到钢琴应有的铿锵感,又不会过分硬朗,而且 Tharaud 的指法、踏板运用等技巧,可以轻易地听得到。高音晶莹之中,也听得到不少变化,不是一团团甜润而饱和的空间。Edge M 的空气感是多,但不过量,带出堂音及开扬空间而已,未有令高音细节变得模糊。单以声音表现来说,Edge M 是整个 Edge 系列之中最精彩的型号。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