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最近魏少军教授在谈及中国AI(人工智能)芯片产业的现状时说: 现在AI芯片的炒作过头了,“今天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的AI芯片创业者会成为技术变革的“先烈”“。魏少军的话不是空穴来风,仅仅一两年间,国内AI芯片头部创业公司的融资额度就超过了20亿人民币。全球至少有45家初创公司研制AI芯片(语音交互和自动驾驶),5家企业融资超过了1亿美元。据中信证券测算,2020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46.16亿美元。人工智能技术以AI芯片为载体正在迅速崛起。

最近魏少军教授在谈及中国AI(人工智能)芯片产业的现状时说: 现在AI芯片的炒作过头了,“今天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的AI芯片创业者会成为技术变革的“先烈”“。魏少军的话不是空穴来风,仅仅一两年间,国内AI芯片头部创业公司的融资额度就超过了20亿人民币。全球至少有45家初创公司研制AI芯片(语音交互和自动驾驶),5家企业融资超过了1亿美元。据中信证券测算,2020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46.16亿美元。人工智能技术以AI芯片为载体正在迅速崛起。

01.AI芯片的生态圈

从广义说,能够驱动AI程序的芯片都叫做AI芯片。从狭义来说,AI芯片是为适应AI算法进行了特殊设计的芯片。

从应用层面讲,AI芯片主要分为云AI芯片和端AI芯片。云AI芯片应用于云端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端AI芯片应用于智能设备、IoT端设备。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极大普及,正如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所说:“未来,AI与AI芯片将无处不在:咖啡机、保温杯、麦克风、甚至耳环、鞋子这些小物件都会智能化。”

云AI芯片的特点是性能强大、能够同时支持大量运算、支持图片识别、以及语音、视频处理。端AI芯片则需要嵌入到设备内部,让设备不联网就能具备AI能力。AI芯片之于人工智能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发动机之于汽车。人工智能理论已经提出多年,由于它需要一台计算能力超强的“发动机”驱动,所以多年没有真正跑起来,直到AI算法、大数据以及AI芯片的出现。

人工智能的破局是在2012年计算机视觉届的“奥林匹克”—ImageNet挑战赛的赛场上,来自多伦多大学的Geoffrey Hinton教授和他的团队第一次用上了GPU芯片和深度学习算法,成为AI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2015年的ImageNet大赛上,微软亚洲研究院团队更是凭借GPU与深度学习算法,第一次让计算机的图像识别超过了人类。人类识图错误率约为4%,而冠军团队机器识图的错误率为3.57%。在图像识别兴起之后,视频识别、语音识别、翻译、语音助手等一系列AI应用应运而生。

AI芯片的爆发,至少将会影响到四个应用场景:家居/消费电子、安防监控、自动驾驶以及云计算。

AIwlcydjjz1804161图一、AI芯片产业生态(图片来源:捷配电子市场网)

 

移动通讯

华为2017年9月发布的麒麟970,搭载了NPU (神经网络处理器)AI处理模块,是世界首款手机AI芯片。NPU比CPU快25倍,能耗提高了50倍。苹果在2周后发布了搭载A11处理器的iPhoneX,首个推出人脸识别的AI芯片。ARM紧接其后推出了两款AI芯片,应用于移动端的物体检测和机器学习的处理器。ARM这个动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全球超过90%的手机芯片采用ARM架构,包括麒麟970和苹果A11。

追随者还有联发科和高通。联发科推出的Helio P60,支持AI的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高通的基于枭龙芯片的A1引擎,将所有手机中的SOC软硬件一网收尽统统打包。AI芯片成了手机红海战场的一个重要搅局者。

 

安防监控

安防市场2017年超过了635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7.6%。佳都科技《人工智能技术白皮书》指出,2017年国内高清摄像头出货1亿颗。

由于AI能够对迅速对视频进行结构化处理,现在几乎所有AI芯片创业公司都将安防作为核心应用场景之一,纷纷推出内嵌于安防监控摄像头的AI芯片。安防三巨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不仅是众多AI芯片公司的合作伙伴,其自身也在推进安防+AI的步伐。

 

自动驾驶

AI芯片正在成为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核心。在这一领域目前主要有三大AI芯片势力:英伟达、英特尔和地平线。英伟达和英特尔大家都很熟悉,地平线是一家中国初创公司,原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任CEO。地平线的雨果自动驾驶平台早期使用的是英特尔FPGA处理器,现在开始打造自己的BUP架构,并推出沿用这一架构的AI芯片“征程”。

 

云计算

AI芯片可以为互联网供能,例如在线翻译、人证比对、图片搜素等,背后都离不开AI芯片的支持。在移动领域错失先机的英特尔不惜花重金布局:$160亿美元收购Altera(FPGA),$4亿美元收购Nervana(神经网络处理器),继而收购Movidius(视觉处理器,收购资金未详),云AI芯片与端AI芯片都有所涉及。其他有高通、ARM、联发科等也陆续进场。

AIwlcydjjz1804162
图二、AI芯片的两大应用领域(图片来源:智东西)

02.国内AI芯片主要玩家

寒武纪:一家中科院背景的创业公司,创始人陈天霁、陈天石为兄弟,均为中科院计算所博士。2016年在北京成立。华为麒麟970芯片搭载的就是寒武纪的AI芯片,中科院为此还向华为发了贺电。兄弟俩先后毕业于中国科大少年班,天石研究人工智能算法,天霁学做计算机芯片。一个硬件、一个软件,一拍即合开发人工智能芯片。取名“寒武纪”,是希望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来比喻人工智能的未来吧!

深鉴科技:作为中国AI芯片第一阵营的深鉴科技,是一家清华背景、FPGA技术起家的创业公司。2016年在北京成立。创始人姚颂,这位90后清华学霸,放弃了美国名校卡耐基梅隆大学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邀请,选择了创业。2017年获得A轮千万美元融资,致力于深度学习处理器与编译器原创技术的研发,已有数千万订单,两款AI芯片正在量产中。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是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副院长余凯,曾在百度领导过语音识别、图像搜素、百度大脑、百度无人驾驶等项目。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及算法,团队包括前诺基亚手机研发VP、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创始成员、百度首席构架设计师及20多位深度学习领域专家。

比特大陆和嘉楠耘智:这两家都是现在很火的网络虚拟货币“矿机芯片“的生产商。比特大陆成立于2013年,2017年总营收就飙升至25亿美元,占矿机专用芯片市场70%以上份额。2017年推出第一款28纳米工艺AI芯片”SOPHON“(算丰)。嘉南耘智是世界第二大比特币矿机生产商,2017年12月预发布了AI芯片KPU(Knowledge Processing Unit),作为一家做矿机芯片(自称是区块链专用芯片)和矿机的公司,嘉楠耘智累计获得近3亿元融资。目前已申请挂牌新三板。

除了以上初创公司以外,还有一些传统芯片厂商也加入到AI芯片队伍。海思、杭州国芯、中星微电子都有涉入,还有主攻安防AI芯片的宇视科技、中天微、国科微等。

AIwlcydjjz1804163
表一、国内部分AI芯片公司(图片来源:捷配电子市场网)

03.靴子何时落地?

在这场伟大的“无芯片不AI,无终端不AI,无行业不AI“的变革时刻,也有人保持了清醒。我们需要多一点思考,怎样做才能避免魏少军教授警醒的成为现实,不让“今天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的AI芯片创业者会成为技术变革的‘先烈’”。

思考一:杀手级应用在哪里?魏少军教授说,”尽管目前AI应用涵盖了生产领域、生活各个应用层面,但究竟什么才是AI的杀手级应用?与人们生活周遭真正不可或缺的日常AI应用?至今应还没答案。“上面所提及的除了家居/消费电子虽然离我们很近,但自动驾驶离我们还有不小的距离,且芯片进入汽车电子也是一道不小的门槛,在AI芯片之前汽车电子也没见有谁有效的突破了这个门槛。安防和云计算更多的是涉及工业产品,内嵌于安防监控摄像头的AI芯片也还处在研发中。这就是”AI产品说得多、落地少“,因为除了手机芯片外,市场上还没有销售超过百万的AI芯片出现。

思考二: 通用AI芯片会不会出现?现在各家使用的AI方案架构互不兼容,没有支持的标准AI计算接口,各厂商的端设备也是五花八门,到底会不会出现像当年CPU一样的通用处理器来一统AI芯片天下?最近ARM宣布了要进军AI芯片领域,并有一统人工智能生态的想法。至少,通用AI处理器的驱动力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开发AI芯片硬件构架的代价非常高,不是所有厂家都能承受的;

IP的可扩展性、架构的支持广度、标准AI计算接口,对AI芯片的普及非常重要,而开发相关算法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不论ARM是否能梦想成真,至少ARM的想法对AI芯片的生态还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

可利用既有框架便可达到(或接近)AI硬件处理能力;

不需要额外支出和额外授权成本;

不需要改变既有芯片的设计格局;

可提供业界更多的方案选择;

其他使用自有AI计算架构的客户也可以同样得到好处。

另一家可能的赢家是英伟达。AI芯片目前应用最多的是GPU,因为GPU适合于单指令、多数据处理,特别适合AI的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英伟达技术中心亚太首席技术官Simon See曾自豪地说:“通用是我们的优势。“ 英伟达的Xavier计算平台,正在被超过20家自动驾驶创业公司、以及博世、采埃孚等供应商巨头采用。

AIwlcydjjz1804164图三、ARM能一统AI芯片的天下吗?

04.未来的搅局者

AI芯片能否成为半导体行业未来的搅局者,结论是肯定的。相比摩尔定律芯片每18-24个月迭代一次,AI芯片正以9个月迭代一次的速度演进。比特大陆产品战略总监汤炜伟说,“与传统芯片迭代速度相比,AI算法迭代更快。我们针对最新算法的需求,以及神经网络的共性,可快速地将新算法写到芯片上。“

在这拨搅局者中,既有像ARM、英伟达这样的大佬,也有像寒武纪、深鉴科技这样的新贵。到底是ARM的AI芯片能一统人工智能的江湖,还是新贵们的百花齐放能够各显人工智能的神通,还需要时间观察。

免责声明: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